99.9%企業家的感嘆:生意難!營銷難!廣告難!阿里、華為、安存、新華三…為何強勁?“CNISA10000全球品牌驗證”12大“引擎”已成為阿里等36000家品牌創造優勢的關鍵因素。
魏義光逼近人性真相的競爭哲學103締造一個響亮品牌的基本規律
上篇闡述了作證傳播的基本原理,可以說,無人作證的品牌營銷傳播幾乎是無效的。比如,有一個人說“我是思想家”,你可能會哈哈大笑后,并認為“這個人腦子一定進水了”。但是,如果你看到的是《紐約時報》評出的“2018年50位思想家”,你除了對你熟悉的人評論一番外,你都會堅信不疑,這50位就是2018年的“思想家”。只有權威第三方機構提供的評價信息才會被人們認可,這就是作證傳播的簡單道理。顯而易見的簡單道理,任何人都知道。但知道不一定做到,這就看你具有怎樣的認知度、判斷力和決斷力了。
締造一個響亮品牌的根基
品質、品位、品行“三品一體”是打造優質品牌的根基。我在《品牌中國夢》一書中曾經講過:若要打響品牌——品質、品位、品行,一個都不能少。簡而言之,就是“三品一體”。如何做到“三品一體”?就是必須做到品質要“中”,品位要“誠”,品行要“信”,這也正是“中誠信”三個字的本意。
中——品牌之本
何謂“中”?中者,天之正道。世界永遠在變化,事物永遠在發展。那么,發展變化到什么程度最好?建筑學的中軸對稱,音樂的韻律和諧,人體的陰陽五行平衡,為人處世的中庸之道等,無不體現“中”的智慧。“中”乃品牌之本,不偏不倚之謂中,位置、時間、方式,都恰到好處才可以。品牌具有時代性,說的就是經營品牌要守“中”的道理。競爭與合作的對立與融合、統一與平衡,是復雜多樣品牌運營的哲學理念。摩托羅拉的“銥星”為何成為流星了,是因為不“中”。馬云在2003年5月把淘寶搞上線,才有現在的淘寶,是因為“中”。“淘寶”早一年或晚一年上線,或許就沒有現在的淘寶了。
誠——品牌之道
何謂“誠”?“誠者,天之道也;思誠者,人之道也。”“誠”是一種內心的修煉,所謂內誠于心,即忠誠、真誠、誠實。“誠”是一種意識,雖無法驗證,不能衡量,是自我約束的一種狀態,但缺少內“誠”的人,能力再強也不會成為贏家。所以說“誠”乃品牌之道,不論是老字號還是創新品牌,不論是傳統型企業還是科創型企業,要想有屬于自己的寶藏,必須要先磨煉自己“誠”的品質,最終才能享受成功!燒掉17億美元的智能耳機制造商多普勒實驗室(Doppler Labs)等美國硅谷十家科技公司在2017年全部倒閉,倒閉的原因各種各樣,但共同的原因是不“誠”。創立于1874年的胡慶余堂能夠成為“江南藥王”靠的就是“誠”。
信——品牌之始
何謂“信”?信者,天下之結也。“信”即信用、信任,“信”是主體內“誠”的外化,“信”與“誠”兩者相互獨立卻又相互融合。誠是指內誠于心,信是指外信于人。“信”是一種機制,受約束,可驗證,可示眾、可展示、可被證明的契約和承諾。所以,“信”乃品牌之始,是一切品牌的起點,是維系品牌與市場的紐帶。世界上絕對沒有任何一個品牌可以不被信任而能打響的。若不被信任,無論花費多大代價,都是徒勞的。
然而,由于市場競爭的不確定性,僅僅做到品質——中、品位——誠、品行——信,就能打響品牌嗎?答案是否定的。品質、品位、品行“三品一體”都做到了,還是不能打響品牌!為什么?因為“好酒也怕巷子深”。在這個信息過剩的時代,每個人每一天都在被大量的信息轟炸,消費者如何獲取有用信息的重要根據之一,就是信息提供者是否被認可和被信任。一個企業在做到“三品一體”的同時,最為重要的是要讓自己被認可被關注。那怎么辦呢?——惟一的辦法只能不斷地“說”——傳播!傳播!傳播!
締造一個響亮品牌的路徑
在做到“三品一體”之后,不斷地說是打響品牌的唯一辦法,那究竟該如何“說”效果更好呢?“品”有三個“口”,要“三口同說”,即自己說、客戶說、第三方說。
自己如何“說”?
一個企業和品牌需要把自己的故事講出來,才能建立品牌與客戶之間的情感,讓顧客更加了解自己相信自己。講故事是一個企業或品牌拉近與客戶距離的最好方式,同時,講故事成本低、簡單直接、容易理解、容易記憶和傳播,這是一個品牌創立初期傳播的有效方式。自己要不停地說不停地向外界推廣,這是打響品牌所必須的,也是品牌傳播的最初級形式。但是一個企業或品牌自己推廣自己,還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——因為自己無論怎么說、說什么,包括任何形式的廣告、自媒體等,都是“王婆賣瓜”,可信度低,很難建立信任。事實上無論如何做廣告,其效果都是有限的,對于信任關系的建立收效甚微。
客戶為何會“說”?
如果客戶幫助你傳播品牌,那是很幸運的事。客戶為你的品牌口碑相傳,只有一個條件,那就是你的品牌要有趣,沒有人會主動傳播無趣信息的。但是通過客戶的口碑來進行傳播,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,因為在信息爆炸的今天,人們面臨大量的信息,這個時候要想做到被顧客選擇并被傳播出去,一是速度十分緩慢,二是傳播范圍的十分有限。并且,對于品牌的締造者和維護者來說,這還是一個不可控的過程,因為顧客的選擇多種多樣,而傳播的途徑卻過于單調,難以形成規模效應。可以說,口碑相傳雖然力量很強大,但對于品牌的締造者或維護者來說,只能是一件錦上添花的事情,而終究不是解決品牌傳播問題的根本手段。
第三方“說”有何價值?
既然自己“說”和客戶“說”,都不能解決品牌傳播的最根本問題,那么有效傳播唯一的途徑就只能是第三方了。在數字經濟時代,海量的信息井噴式涌現,面對琳瑯滿目的同質類產品和廣告,人們很難判斷究竟孰優孰劣。這個時候,就需要一個權威的媒體或者機構,來為品牌和消費者搭建一個可供選擇的橋梁,品牌可以借此獲得認可和傳播,顧客也可以借此發現自己需要的產品和服務,這就是第三方來作證傳播的現實需求和重要意義,更是新時代締造一個響亮品牌的基本規律。
責任編輯:銳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