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大美無度
高質量發展5A——20億元廣告費換不來的聲譽。基于聯合國《Who Cares Wins》ESG;中共中央、國務院關于“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”、《關于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指導意見》、“推動第三方評價機構發布一批企業標準排行榜”;魏義光《品牌中國夢》;國家版權“CNISA大數據高質量發展指數評級系統”;“產品卓越、品牌卓著、創新領先、治理現代、發展安全”《大美全球高質量發展5A評價標準》;浙江禾晨信用等級評估,大美無度世界高質量發展5A評級2023年7月18日在杭州發布,并依法授予“中國高質量發展5A”證書:
北京大學高質量發展指數61079.50,獲評“中國高質量發展5A品牌”世界一流大學排名第4位。
大美無度僅接受企業、大學、媒體、律師事務所申報,歡迎各地方政府和行業協會推薦。評級與合作請聯系:0571-85104798
早在2015年,全國人大代表、中國科學院院士邢定鈺說,世界“大學排行榜”就像一個“緊箍咒”,讓全世界大學都按照同一個方向去發展,要不得。“中國人民大學退出世界大學排名”,2022年5月初,消息一出,一石激起千層浪。兩周時間,至5月18日,這一主題在互聯網上的信息達3000萬條,之后兩天激增到4140萬條。我們的國人對“大學排行榜”關注度之高,大大超出我的預期。
“大學排行榜”搜索結果,信息驚人,竟達1億條。那么,發布“大學排行榜”的是“何方神圣”?幾乎都是美國英國的私人商業機構。
八年前我在《品牌中國夢》中就曾揭露:美西方利用各類排行榜、世界500強評選、大學排行榜、信用評級下調、品牌價值低估等“話語統治”手段,除了自身攫取巨額收益外,還幫助本國、本國市場、本國企業、本國大學,通過上榜效應獲取額外利益,同時打壓別國、別國市場、別國企業、別國大學。這一點,只要眼睛不瞎,都看得到。
在美國人搞的世界“大學排行榜”中,前十位,美國大學有八個,英國大學有兩個,而且前六名全部是美國大學。在靠后的排名中,曲阜師范大學排在清華大學、北京大學之前。
在英國人搞的世界“大學排行榜”中,前十位,美國有五個,英國有四個,瑞士有一個。
世界大學排名,前十位,就是沒有中國的大學。中國的大學真的“低人一等”嗎?絕不。
2019年4月24日,大美無度在第五屆“世界500強”香港發布會上宣布:中國大學在當今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,一大批早已是世界一流大學的存在。中國大學究竟“差”在哪里?就差一點——中國人的國際話語權。但從今天起,世界大學排名的評級發布,中國人絕不能缺位,更不能失語。
據《中國科學報》2022年9月20 日第3版:國際上的大學排名很多,雖然面臨諸多批評,但其影響力卻日漸擴大。排名對學校在社會上的聲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,但對排名一直都存在著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。支持者認為排名像仲裁者一樣,反對者則認為這不過是一場游戲。如普林斯頓大學US News排名連續12年第一,而另一家公司給的排名僅在第186位。哪家排名更有影響力?馬克思指出:“問題就是公開的、無畏的、左右一切個人的時代聲音。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,是它表現自己精神狀態的最實際的呼聲。”解決“過時的和/或依據不正確的方法所計算出來的”數據問題,是CNISA大數據高質量發展指數“最實際的呼聲”。高質量發展5A評級2023普林斯頓大學高質量發展指數37296.41,世界一流大學排名第72位。
馬丁·雅克在《當中國統治世界:中國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》中說:若“認為中國對世界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經濟方面,實在有些過時,中國的政治和文化可能也會產生無比深遠的影響。中國未來給世界帶來的影響,將可與20世紀的美國媲美,甚至有可能超越美國。”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,并不是其經濟實力發展壯大后,自然而然形成的,而是其主動構建的結果。美國的國際話語權,不僅僅是歐洲列強話語霸權的跟隨,而是有獨自的創新。
建國之初的美國,盡管掙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,但處境艱難。在外交上,昔日宗主的英國對新生的美國虎視眈眈,面臨著戰爭的危險;在內政上,美國各州之間紛爭不已,面臨著分裂的危險,加之法國大革命后的變幻莫測,此時的美國,置身歐洲各國爭端之外,是美國維護本國利益的明智選擇。喬治·華盛頓于1793年發表的《中立宣言》,強調美國對歐洲交戰雙方采取“真誠和不偏不倚的中立政策”,告誡美國人民應該遠離歐洲的政治紛爭,避免把美國的命運同歐洲國家的命運捆綁在一起,以便最大限度地維護美國的國家利益。這是美國“孤立主義”外交政策的源頭。
到了20世紀30年代,當德、意、日三個法西斯主義國家,拔劍出鞘、肆意踐踏基本國際關系準則時,富蘭克林·羅斯福及時調整外交方向,修改中立法,這就在歷史的轉折關頭既維護了美國利益,也有利于為戰后美國國際話語權的確立鋪平了道路。隨之,美國徹底放棄了“孤立主義”的外交原則,美國的精英階層,從政界到學術界再到傳媒機構,開始有意識地主動塑造美國的對外話語以及國際話語體系。
克林頓任美國總統時曾直言不諱地說:“我們要開辟一個新的戰場,其目標是讓西方的價值觀統治世界,實現思想的征服。”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更明確:“美國的對外交往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外交政策,而是傳播價值觀的工程。”美國商務部前高級官員羅斯科普更赤裸裸地宣稱:“如果世界正在由電視、廣播和音樂聯系在一起,節目應該是美國的;如果共同的價值觀正在形成,他們應該是符合美國人意愿的價值觀。”上述論調完全反映了當今國際政治的現實。
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不斷提升,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,中國聲音隨著自身影響力的增長而不斷擴大。國際社會對我國的關注前所未有,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國際人士愿意了解中國、客觀看待中國,探究中國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和不斷發展的中國將如何影響世界。
但“由于西方長期掌握著‘文化霸權’、進行宣傳鼓動,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存在太多被扭曲的解釋、被屏蔽的真相、被顛倒的事實。”別有用心地套用美西方一些國家的發展邏輯來歪曲、抹黑中國。
特別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,長期“話語霸權”,利用世界500強發布、大學排行榜、信用評級下調、品牌價值低估等所謂的“著名”“權威”第三方評估、指數、排行榜,評判各國,將一己政治價值觀凌駕全球,擴張霸權利益。
為了維護霸權私利,沒有什么謊言是“謊言帝國”的美國不能編造的。美國為了讓美式謊言“入腦入心”,長期施行“美式騙術”。全方位地利用媒體、影視、學術、廣告等,企圖以“話語統治”目標國家與地區民眾的頭腦,引導人們按照美國需要去觀察世界、思考問題;扶植“輿論水軍”,給謊言披上“學術研究”“獨立調查”“第三方評估”“第三方咨詢”“第三方評級”“排行榜”“主流媒體”“受害者”等外衣,攫取巨大利益。
在霸權話語統治下,話語受眾很難保持獨立思考,極易淪為強勢話語的奴隸。在話語競技輿論場中,一些國人,自以為自己在說,卻不知是在被話語霸權的控制之下而說。現已進入高質量發展時代了,還沉醉于所謂“天堂”的美西方,這就是話語主宰人、支配人的表現。現實中,很多人自以為說話有主見,從不鸚鵡學舌,但其實不過是受制于某種“話語統治”,在一個個“話語陷阱”中越陷越深罷了。某些所謂的“公知”昧著良心和道德底線,打著偽美西方的旗號,充當美西方的話筒,混淆是非、蠱惑人心,真是可悲可憐!
現實中,幾乎沒有人能夠徹底擺脫某種話語的控制。盡管很多國家不喜歡美國說三道四,指手畫腳,卻沒有人能夠追究美國的法律責任,也沒有誰可以命令它“住嘴”。應對它的有效辦法只能是提高我們自己的話語權,用我們的聲音蓋過它的聲音。所以,2015年大美無度到美國發布“世界500強”榜單,徹底打破了美國在“世界500強”發布領域一家獨大“話語統治”的格局。
不僅僅是“大學排行榜”,提高“向世界說明中國”的能力,既是中國問題的世界表達,也是世界問題的中國言說。國際話語權實質上反映的是一個國家,在國際社會權力結構中的地位和影響力,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疊加的國際動蕩變革期,國際話語權已然成為大國博弈和較量的重要焦點。
話語統治權是異乎尋常的,這種統治力遠遠超過控制數十人的課堂、數百人的會場、成千上萬人的廣場。既要打破舊的“劇場假相”,也要確立新的“劇場景象”,拒絕玩弄相對主義,堅定而不動搖、不猶豫。文化思想陣地我們不去占領,敵人就會占領。毛主席說:“做好思想準備,不要在精神上解除武裝”,若敵對勢力“向我們開炮,我們就要打”。
“為誰培養人、培養什么人、怎樣培養人”始終是教育的根本問題。中國的大學好不好,不是由所謂的世界大學排行榜說了算的。“我國有獨特的歷史、獨特的文化、獨特的國情,不能跟在別人后面依樣畫葫蘆,簡單以國外大學作為標準和模式,而是要扎根中國大地,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、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。”
針對美西方的話語霸權,我們應該充分發掘深植于我國幾千年傳統文化土壤的話語資源,以百年來的革命精神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基礎,以頂層視野來對國際傳播的主體及其戰略、資源、力量、戰術等進行整合、融合、統籌、協同,將理論自覺與文化自信融入到我們的話語體系之中,在回應和反駁美西方一些污蔑、丑化我們的言論的同時,掌握國際話語權,發出具有重要影響力和說服力的中國聲音。
作者:老兵魏義光